
据《印度时报》11月21日深夜报道,象征性缓和之际,印度驻全球使领馆本周悄然恢复为中国公民办理旅游签证。自2020年年中因拉达克东部致命冲突以来,该服务一直暂停。尽管商务和探亲签证今年早些时候已恢复,旅游签证直到现在才重新开放。
印度官员将此举称为“以人为本的信任建设”。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签证窗口首日接到“稳定的申请流”,主要是独立游客和外派员工亲属。10月恢复的直飞航班为三家中国航空公司和印度航空提供每周共21个航班频次,航空公司表示若需求回升,可迅速增加运力。
对中国企业而言,签证重启带来新的激励旅游选择,方便派驻印度合资企业的员工出行。招聘团队也期待候选人流动更顺畅,因为旅游签证常作为工作许可手续延迟时的备用入境方式。反过来,印度旅游业者希望恢复疫情前每年约28万中国游客的业务规模。
安全分析人士提醒,若边境谈判陷入僵局,政策可能被逆转。申请人因此被建议尽快提交申请并预订全额可退机票。双方仍在协商扩大短期电子签证类别的互惠范围,以进一步简化出行手续。
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背景是,两国同意在2025年纪念建交75周年,届时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和观众如今将更容易获得入境许可。
印度官员将此举称为“以人为本的信任建设”。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签证窗口首日接到“稳定的申请流”,主要是独立游客和外派员工亲属。10月恢复的直飞航班为三家中国航空公司和印度航空提供每周共21个航班频次,航空公司表示若需求回升,可迅速增加运力。
对中国企业而言,签证重启带来新的激励旅游选择,方便派驻印度合资企业的员工出行。招聘团队也期待候选人流动更顺畅,因为旅游签证常作为工作许可手续延迟时的备用入境方式。反过来,印度旅游业者希望恢复疫情前每年约28万中国游客的业务规模。
安全分析人士提醒,若边境谈判陷入僵局,政策可能被逆转。申请人因此被建议尽快提交申请并预订全额可退机票。双方仍在协商扩大短期电子签证类别的互惠范围,以进一步简化出行手续。
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背景是,两国同意在2025年纪念建交75周年,届时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和观众如今将更容易获得入境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