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NIA)近日推出十项措施,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其中多项直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人员流动。根据Crown World Mobility 11月13日的更新,这一政策包将试点“人才签注”——一种面向合格专业人士的可重复使用入境许可——从少数经济区扩展至整个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及所有国家自由贸易区。符合条件的持有人可获得最长五年、多次入境的签注,每次停留最长30天。
此外,广东省的五个口岸,包括西九龙高铁站和港珠澳大桥口岸,已纳入中国240小时免签过境政策,使全国适用口岸总数达到65个。该政策允许来自55个国家的旅客通过香港入境,在24个内地省份停留最长10天,无需签证即可继续出境。这对航空公司销售多城市行程及香港酒店发展“中转旅游”业务大有裨益。
国家移民管理局还将在12个与香港相连的机场和陆路口岸试点人脸识别“智能通道”,进一步实现对香港居民、内地访客及同意采集生物信息的外国人的自动化通关。在毗邻的河套深圳-香港科技创新区,内地科研人员现可无需人才证书证明,获得三年多次入境通行证,专用快速通道也将加快研发人员及物资的流动。
对于企业流动管理团队而言,最大利好是灵活性提升:大湾区员工可更自由地往返开展项目工作,国际派遣人员也能在延长的过境时间内结合香港会议与内地访问。然而,人力资源部门需仔细核对资格条件——部分措施自11月5日起实施,另有部分自11月20日起生效——并确保员工携带正确的后续机票或邀请函以证明访问意图。
从战略层面看,此次改革体现了北京深化金融与创新中心一体化的意图,同时向外国投资者传递更顺畅通行的信号。香港企业,尤其是科技、航运及专业服务领域,应及时审视跨境政策,充分利用扩展的签注和过境口岸,并随着人脸识别通道的推广,更新出行风险评估。
此外,广东省的五个口岸,包括西九龙高铁站和港珠澳大桥口岸,已纳入中国240小时免签过境政策,使全国适用口岸总数达到65个。该政策允许来自55个国家的旅客通过香港入境,在24个内地省份停留最长10天,无需签证即可继续出境。这对航空公司销售多城市行程及香港酒店发展“中转旅游”业务大有裨益。
国家移民管理局还将在12个与香港相连的机场和陆路口岸试点人脸识别“智能通道”,进一步实现对香港居民、内地访客及同意采集生物信息的外国人的自动化通关。在毗邻的河套深圳-香港科技创新区,内地科研人员现可无需人才证书证明,获得三年多次入境通行证,专用快速通道也将加快研发人员及物资的流动。
对于企业流动管理团队而言,最大利好是灵活性提升:大湾区员工可更自由地往返开展项目工作,国际派遣人员也能在延长的过境时间内结合香港会议与内地访问。然而,人力资源部门需仔细核对资格条件——部分措施自11月5日起实施,另有部分自11月20日起生效——并确保员工携带正确的后续机票或邀请函以证明访问意图。
从战略层面看,此次改革体现了北京深化金融与创新中心一体化的意图,同时向外国投资者传递更顺畅通行的信号。香港企业,尤其是科技、航运及专业服务领域,应及时审视跨境政策,充分利用扩展的签注和过境口岸,并随着人脸识别通道的推广,更新出行风险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