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NIA)将于2025年11月20日正式启用全国统一的数字入境卡系统,取代外籍人士多年来填写的绿色纸质入境卡。11月12日发布的实施通知明确了多种提交渠道,包括国家移民管理局官网、“移民12367”手机应用,以及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实体卡片上的二维码将引导用户进入电子表格,确保技术熟练的旅客顺利过渡。
七类旅客仍可免填,包括中国永久居留证持有人、24小时直达过境旅客和邮轮游客等。其他旅客则需提前填写电子表格,或在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等主要口岸设置的自助服务终端完成。
对于企业而言,此举意味着差旅协调员可在出发前预填员工信息,深圳湾口岸试点数据显示,峰值时段平均通关时间可缩短约30%。航空公司被鼓励在航班前邮件中推送二维码,差旅管理公司也在更新手机行程单,嵌入电子表格链接。
此次电子入境卡是本月发布的十项措施之一,其他措施包括将240小时免签过境政策扩展至65个口岸,以及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常旅客开设人脸识别快速通道。这些举措契合中国“数字政府”战略,力争在2026年中恢复至2019年入境旅客水平。
旅客仍需携带纸质行程单和酒店预订单,因边检人员有权要求出示相关证明。系统中录入的数据将保存六个月,受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企业在收集旅客信息时需更新隐私声明。
七类旅客仍可免填,包括中国永久居留证持有人、24小时直达过境旅客和邮轮游客等。其他旅客则需提前填写电子表格,或在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等主要口岸设置的自助服务终端完成。
对于企业而言,此举意味着差旅协调员可在出发前预填员工信息,深圳湾口岸试点数据显示,峰值时段平均通关时间可缩短约30%。航空公司被鼓励在航班前邮件中推送二维码,差旅管理公司也在更新手机行程单,嵌入电子表格链接。
此次电子入境卡是本月发布的十项措施之一,其他措施包括将240小时免签过境政策扩展至65个口岸,以及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常旅客开设人脸识别快速通道。这些举措契合中国“数字政府”战略,力争在2026年中恢复至2019年入境旅客水平。
旅客仍需携带纸质行程单和酒店预订单,因边检人员有权要求出示相关证明。系统中录入的数据将保存六个月,受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企业在收集旅客信息时需更新隐私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