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晚,布鲁塞尔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在雷达发现疑似无人机进入进近航线后,立即下令暂停所有航班起降。当地时间22:45至23:20期间,机场运营被迫中断,导致两架抵达航班——分别来自马德里和米兰——改降列日机场,待获准后才返回布鲁塞尔。由于22:00后无计划起飞航班,影响有限,但多次机组轮换被打乱,飞机调度计划也被迫在夜间重新安排。
此次事件是近期一系列神秘无人机入侵比利时关键基础设施的最新案例。仅过去两周,无人机就曾出现在克莱恩-布罗格尔空军基地、多尔核电站和列日机场上空。比利时国家安全委员会已授权警方和国防部队“中和”非法无人机,并加快建立国家空域安全中心,预计于2026年1月1日投入运行。
对全球出行管理者而言,此事再次凸显比利时主要枢纽的运营风险。布鲁塞尔机场每日处理超过750次企业航班,是欧盟总部员工和北约人员的重要申根门户。涉及时效性货物运输或派遣人员抵达的企业应在行程中预留充足时间,并密切关注比利时空管机构Skeyes发布的航行通知(NOTAM)。保险公司也在重新评估关键航班的保费。
专家指出,此类事件与2018年盖特威克机场和2025年哥本哈根机场的无人机干扰事件类似,均由低成本消费级无人机引发长时间停航。在反无人机技术(如射频干扰和无人机捕捉系统)全面部署前,间歇性关闭仍将持续。旅客应保持航空公司应用程序推送通知开启,并在临时关闭时考虑经阿姆斯特丹、巴黎戴高乐或法兰克福等替代航线出行。
此次事件是近期一系列神秘无人机入侵比利时关键基础设施的最新案例。仅过去两周,无人机就曾出现在克莱恩-布罗格尔空军基地、多尔核电站和列日机场上空。比利时国家安全委员会已授权警方和国防部队“中和”非法无人机,并加快建立国家空域安全中心,预计于2026年1月1日投入运行。
对全球出行管理者而言,此事再次凸显比利时主要枢纽的运营风险。布鲁塞尔机场每日处理超过750次企业航班,是欧盟总部员工和北约人员的重要申根门户。涉及时效性货物运输或派遣人员抵达的企业应在行程中预留充足时间,并密切关注比利时空管机构Skeyes发布的航行通知(NOTAM)。保险公司也在重新评估关键航班的保费。
专家指出,此类事件与2018年盖特威克机场和2025年哥本哈根机场的无人机干扰事件类似,均由低成本消费级无人机引发长时间停航。在反无人机技术(如射频干扰和无人机捕捉系统)全面部署前,间歇性关闭仍将持续。旅客应保持航空公司应用程序推送通知开启,并在临时关闭时考虑经阿姆斯特丹、巴黎戴高乐或法兰克福等替代航线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