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和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了一项最终规则,要求所有非美国公民——包括游客、签证持有者和合法永久居民——在离境时也必须提交生物识别数据,与入境时一样。该规定修订了8 CFR 215.8和235.1,取消了此前对14岁以下儿童和79岁以上老人的年龄豁免,并取消了该项目的试点地点限制。
根据新规,离境旅客将在机场、海港和陆地口岸采集面部图像(如有指纹数据,也将进行匹配)。这些数据将实时与入境记录进行比对,以识别冒名顶替者和逾期滞留者。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表示,全国范围内的全面覆盖将在数年内逐步实现,但已有生物识别入境闸机的空港和海港将在“数周内”切换至离境数据采集。拒绝提供生物识别信息的旅客可能被拒绝登机或被要求接受二次检查。
对于企业流动管理团队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对派遣人员出入境历史的监控将更加严格:逾期滞留将自动被发现,消除了以往因宽限期而掩盖的I-94逾期情况。频繁跨境通勤者(如持TN或L-1签证的短期派遣人员)应在离境手续上预留更多时间,尤其是在拥堵的陆地口岸。
隐私保护人士对数据保存和误匹配风险表示担忧,但国土安全部称面部识别的错误率已降至0.1%以下。该机构还强调,美国公民可在离境自助终端选择退出,但这样可能会触发人工检查并导致排队时间延长。
企业应提醒外籍员工,登机口将进行摄像采集,并告知任何逾期滞留,即使只有一天,也将被自动记录,可能影响未来签证续签。
根据新规,离境旅客将在机场、海港和陆地口岸采集面部图像(如有指纹数据,也将进行匹配)。这些数据将实时与入境记录进行比对,以识别冒名顶替者和逾期滞留者。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表示,全国范围内的全面覆盖将在数年内逐步实现,但已有生物识别入境闸机的空港和海港将在“数周内”切换至离境数据采集。拒绝提供生物识别信息的旅客可能被拒绝登机或被要求接受二次检查。
对于企业流动管理团队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对派遣人员出入境历史的监控将更加严格:逾期滞留将自动被发现,消除了以往因宽限期而掩盖的I-94逾期情况。频繁跨境通勤者(如持TN或L-1签证的短期派遣人员)应在离境手续上预留更多时间,尤其是在拥堵的陆地口岸。
隐私保护人士对数据保存和误匹配风险表示担忧,但国土安全部称面部识别的错误率已降至0.1%以下。该机构还强调,美国公民可在离境自助终端选择退出,但这样可能会触发人工检查并导致排队时间延长。
企业应提醒外籍员工,登机口将进行摄像采集,并告知任何逾期滞留,即使只有一天,也将被自动记录,可能影响未来签证续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