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海关近日宣布两起重大海运查获行动,缴获约价值6,400万港元(820万美元)的未申报货物。海关根据情报和风险评估,于10月27日和31日对两批货柜进行检查:一批标注为锌矿石、目的地为马来西亚巴生港,另一批标为“混合配件”、目的地为伊拉克乌姆卡斯尔。检查中发现高价值电子产品、零部件、化妆品及家居用品被藏匿于合法货物之下。
尽管查获行动发生在10月底,相关细节于11月12日才公布,因调查人员完成了初步清点。目前尚无人员被捕,但海关表示后续行动正在进行中,并警告走私未申报货物最高可被罚款200万港元及监禁七年。
对于全球流动性及供应链管理者而言,此案提醒香港依然维持亚洲最严厉的反走私制度。以香港作为物流枢纽的企业,应确保货运代理准确申报货物清单并保留审计记录,尤其是双用途电子产品及高利润消费品,这些都是非法贸易的重点目标。
此事件亦凸显在区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转运货物受到更严格审查。随着多家跨国公司为避开红海及巴拿马运河的运输中断,将货物改道经香港,海关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识别运输路线、商品申报及申报价值的异常。建议企业进行内部模拟审计,并与持牌报关行合作,以减少延误风险。
实用建议:在通过香港运输项目货物时预留充足时间,核实协调关税编码,并提醒出差员工携带未申报高价值电子样品的法律风险。
尽管查获行动发生在10月底,相关细节于11月12日才公布,因调查人员完成了初步清点。目前尚无人员被捕,但海关表示后续行动正在进行中,并警告走私未申报货物最高可被罚款200万港元及监禁七年。
对于全球流动性及供应链管理者而言,此案提醒香港依然维持亚洲最严厉的反走私制度。以香港作为物流枢纽的企业,应确保货运代理准确申报货物清单并保留审计记录,尤其是双用途电子产品及高利润消费品,这些都是非法贸易的重点目标。
此事件亦凸显在区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转运货物受到更严格审查。随着多家跨国公司为避开红海及巴拿马运河的运输中断,将货物改道经香港,海关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识别运输路线、商品申报及申报价值的异常。建议企业进行内部模拟审计,并与持牌报关行合作,以减少延误风险。
实用建议:在通过香港运输项目货物时预留充足时间,核实协调关税编码,并提醒出差员工携带未申报高价值电子样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