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成为首批启用欧盟统一出入境系统(EES)的成员国之一,于2025年11月11日在慕尼黑机场启动了这一新的生物识别边境平台。联邦警察和机场运营商FMG将多个护照检查通道切换为EES自助终端,自动采集旅客的指纹、面部图像及旅行证件信息。此前,德国边检人员需手工盖章第三国护照,而新系统则将信息集中存储于申根数据库,实时计算旅客的合法停留天数并即时标记逾期停留情况。
背景与时间表
EES是欧盟2017年“智能边境”计划的核心信息技术支柱。因新冠疫情、供应链瓶颈及软件整合等多重延误,欧盟理事会最终确定2025年10月至12月为强制上线窗口期。慕尼黑是德国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其他包括法兰克福、柏林、杜塞尔多夫和汉堡),将在2026年3月前逐步推广该技术,随后在陆地边境实现全国范围内应用。德国投入3亿欧元,由联邦警察和联邦内政部协调,secunet、IDEMIA和dormakaba提供硬件及中间件支持。
旅客体验
过渡期间,抵达慕尼黑的非欧盟旅客将被引导至自助终端,扫描护照、按压四指并注视摄像头。首次使用约需45至60秒,后续使用时间缩短至20秒以内。欧盟公民及德国居留许可持有人仍可使用电子通道或人工欧盟/欧洲经济区通道。为减少旅客困惑,现场设有德语、英语、阿拉伯语和普通话标识,并配备流动“EES引导员”,但联邦警察提醒高峰时段可能出现排队现象,需旅客适应新流程。
对全球流动管理团队的影响
1.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第三国的免签商务旅客,其每次入境和出境将被自动记录。企业应提醒频繁出行者,申根区90/180天停留限制将严格执行,逾期停留信息将即时通报警方。
2. 成功注册EES是欧盟计划于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的ETIAS旅行授权的前提条件。流动管理者应尽早更新出行前简报和移民政策,涵盖EES及ETIAS相关流程。
3. 生物识别合规带来隐私考量。德国数据保护法要求雇主告知派遣人员及商务旅客其个人及生物识别数据在通过德国边境时的处理方式。
展望未来
内政部表示,慕尼黑试点经验将用于法兰克福及通往瑞士和奥地利的繁忙陆路口岸的人员配置模型。自12月起,将通过社交媒体及汉莎航空机上杂志开展公众信息宣传。尽管业界欢迎安全升级,但呼吁柏林在人工与自动系统并行运行期间,确保配备足够警力。
背景与时间表
EES是欧盟2017年“智能边境”计划的核心信息技术支柱。因新冠疫情、供应链瓶颈及软件整合等多重延误,欧盟理事会最终确定2025年10月至12月为强制上线窗口期。慕尼黑是德国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其他包括法兰克福、柏林、杜塞尔多夫和汉堡),将在2026年3月前逐步推广该技术,随后在陆地边境实现全国范围内应用。德国投入3亿欧元,由联邦警察和联邦内政部协调,secunet、IDEMIA和dormakaba提供硬件及中间件支持。
旅客体验
过渡期间,抵达慕尼黑的非欧盟旅客将被引导至自助终端,扫描护照、按压四指并注视摄像头。首次使用约需45至60秒,后续使用时间缩短至20秒以内。欧盟公民及德国居留许可持有人仍可使用电子通道或人工欧盟/欧洲经济区通道。为减少旅客困惑,现场设有德语、英语、阿拉伯语和普通话标识,并配备流动“EES引导员”,但联邦警察提醒高峰时段可能出现排队现象,需旅客适应新流程。
对全球流动管理团队的影响
1.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第三国的免签商务旅客,其每次入境和出境将被自动记录。企业应提醒频繁出行者,申根区90/180天停留限制将严格执行,逾期停留信息将即时通报警方。
2. 成功注册EES是欧盟计划于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的ETIAS旅行授权的前提条件。流动管理者应尽早更新出行前简报和移民政策,涵盖EES及ETIAS相关流程。
3. 生物识别合规带来隐私考量。德国数据保护法要求雇主告知派遣人员及商务旅客其个人及生物识别数据在通过德国边境时的处理方式。
展望未来
内政部表示,慕尼黑试点经验将用于法兰克福及通往瑞士和奥地利的繁忙陆路口岸的人员配置模型。自12月起,将通过社交媒体及汉莎航空机上杂志开展公众信息宣传。尽管业界欢迎安全升级,但呼吁柏林在人工与自动系统并行运行期间,确保配备足够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