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全新生物识别出入境系统(EES)于10月12日正式启用,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分阶段推广,逐步取代非欧盟访客的手工护照盖章。根据新规,首次入境旅客需采集指纹和面部图像;后续访问则通过自动比对存储的生物识别信息完成身份确认。
维也纳机场在申根区外到达口附近安装了24台自助服务终端,并敦促航空公司建议乘客提前30分钟抵达,以便适应新流程。奥地利航空表示,早高峰时段排队时间最长增加了12分钟,但随着地勤人员优化旅客流动,排队情况正逐步稳定。
对于出行管理者而言,EES引入了自动逾期停留计算功能,超过申根区90/180天停留限制的员工将被即时标记。企业应审查员工出行记录,必要时申请国家许可或调整轮换计划。
该系统是欧盟电子旅行授权(ETIAS)的前提,后者针对免签国家公民,预计将于2026年底上线。EES采集的数据将直接用于ETIAS的风险评分算法,因此入境时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奥地利内政部指出,个人数据将在最后一次出境后三年内保存,并存储于欧盟范围内的服务器,供边境管理局(Frontex)及执法机构访问。隐私监管机构呼吁加强保护措施,但商界普遍支持此项现代化举措,认为一旦旅客完成注册,电子通关速度将大幅提升。
维也纳机场在申根区外到达口附近安装了24台自助服务终端,并敦促航空公司建议乘客提前30分钟抵达,以便适应新流程。奥地利航空表示,早高峰时段排队时间最长增加了12分钟,但随着地勤人员优化旅客流动,排队情况正逐步稳定。
对于出行管理者而言,EES引入了自动逾期停留计算功能,超过申根区90/180天停留限制的员工将被即时标记。企业应审查员工出行记录,必要时申请国家许可或调整轮换计划。
该系统是欧盟电子旅行授权(ETIAS)的前提,后者针对免签国家公民,预计将于2026年底上线。EES采集的数据将直接用于ETIAS的风险评分算法,因此入境时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奥地利内政部指出,个人数据将在最后一次出境后三年内保存,并存储于欧盟范围内的服务器,供边境管理局(Frontex)及执法机构访问。隐私监管机构呼吁加强保护措施,但商界普遍支持此项现代化举措,认为一旦旅客完成注册,电子通关速度将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