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1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有22.5万印度公民获得OECD成员国国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长5%。
据《商业今日》报道,这一数据凸显了印度在高技能移民流动中的主导地位。仅英国就向14.4万印度公民授予国籍,其中许多通过“健康与护理工作者”签证获得;其次是加拿大(14万)和美国(6.8万)。
政策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趋势源于临时签证政策收紧(尤其是美国H-1B签证费用大幅上涨及抽签制度)以及疫情后OECD国家在医疗和科技领域的劳动力短缺。相比可续签的工作许可,入籍为印度专业人才提供了长期保障和更便捷的跨公司调动机会。
对印度雇主而言,这一数据预示着潜在的“人才流失”问题:一旦入籍,专业人才更倾向于留在海外,减少回国签订本地合同的可能。同时,跨国公司则看中了拥有双重护照的员工,便于他们在多个国家间免签自由流动,助力区域总部建设。
OECD预计,未来至2027年,印度入籍人数将持续保持在20万以上,尽管美国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随着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推出新的人才引进计划,欧洲大陆的份额将逐步上升。
据《商业今日》报道,这一数据凸显了印度在高技能移民流动中的主导地位。仅英国就向14.4万印度公民授予国籍,其中许多通过“健康与护理工作者”签证获得;其次是加拿大(14万)和美国(6.8万)。
政策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趋势源于临时签证政策收紧(尤其是美国H-1B签证费用大幅上涨及抽签制度)以及疫情后OECD国家在医疗和科技领域的劳动力短缺。相比可续签的工作许可,入籍为印度专业人才提供了长期保障和更便捷的跨公司调动机会。
对印度雇主而言,这一数据预示着潜在的“人才流失”问题:一旦入籍,专业人才更倾向于留在海外,减少回国签订本地合同的可能。同时,跨国公司则看中了拥有双重护照的员工,便于他们在多个国家间免签自由流动,助力区域总部建设。
OECD预计,未来至2027年,印度入籍人数将持续保持在20万以上,尽管美国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随着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推出新的人才引进计划,欧洲大陆的份额将逐步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