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返香港与内地的旅客将享受更高效的通关体验,减少排队时间,增加会面时间。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于11月4日确认,其已在深圳湾试点的生物识别智能通关系统将于11月5日在多个机场、渡轮码头及陆路口岸正式启用,这些通道每天输送数百万旅客往返香港特别行政区。
此次升级覆盖上海虹桥、厦门高崎机场,广州琶洲和南沙邮轮码头,珠海横琴口岸,以及深圳繁忙的黄岗、罗湖、福田、莲塘和文锦渡口岸,及港珠澳大桥。符合条件的用户——持有多次入境许可的内地居民、香港和澳门身份证持有人,以及持有效许可的台湾旅客——只需对着摄像头扫一眼,双指放在指纹扫描仪上,通关时间不到十秒。
官方表示,随着明年46个新增电子闸口投入使用,通关能力将提升高达65%。香港入境事务处也在密切关注,其“面容易通”电子通道已于9月在机场启用,预计2026年可推广至陆路口岸。
对于商务旅客而言,这意味着更快捷的门到门行程和更可预测的日程安排,尤其在企业将更多客户拜访集中于广州或深圳一日游时尤为重要。但出行管理者需更新隐私声明,使用该通道需明确同意面部和指纹数据的存储及跨境传输。
供应商也纷纷布局。总部位于香港的先进卡系统公司推出了紧凑型电子护照阅读器,配合电子闸口使用,凸显大湾区作为旅行科技创新试验场的微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此次升级覆盖上海虹桥、厦门高崎机场,广州琶洲和南沙邮轮码头,珠海横琴口岸,以及深圳繁忙的黄岗、罗湖、福田、莲塘和文锦渡口岸,及港珠澳大桥。符合条件的用户——持有多次入境许可的内地居民、香港和澳门身份证持有人,以及持有效许可的台湾旅客——只需对着摄像头扫一眼,双指放在指纹扫描仪上,通关时间不到十秒。
官方表示,随着明年46个新增电子闸口投入使用,通关能力将提升高达65%。香港入境事务处也在密切关注,其“面容易通”电子通道已于9月在机场启用,预计2026年可推广至陆路口岸。
对于商务旅客而言,这意味着更快捷的门到门行程和更可预测的日程安排,尤其在企业将更多客户拜访集中于广州或深圳一日游时尤为重要。但出行管理者需更新隐私声明,使用该通道需明确同意面部和指纹数据的存储及跨境传输。
供应商也纷纷布局。总部位于香港的先进卡系统公司推出了紧凑型电子护照阅读器,配合电子闸口使用,凸显大湾区作为旅行科技创新试验场的微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