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生物识别快讯》2025年11月4日报道,中国将进一步在连接内地与香港、澳门及台湾的机场、渡轮码头和陆路检查站部署生物识别“刷脸”通关通道。自11月5日起,上海虹桥和厦门高崎机场、广州琶洲和南沙客运港口,以及深圳多个口岸包括皇岗、罗湖、福田和莲塘口岸,横琴口岸和港珠澳大桥将启用自动通关通道。
符合条件的旅客——持有多次入境许可的内地居民、持有内地通行证的港澳居民及持有五年入台许可的台湾居民——只需一次登记面部生物识别和指纹信息,之后通关时间最快可缩短至7秒,国家移民管理局试点显示。此次升级在2026年全国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前,通关效率提升可达65%。
此次推广是中国“智慧通关”蓝图的一部分,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全程无接触边境通关。新安装的ACS AIR60U电子护照阅读器支持一秒内完成OCR、RFID和二维码验证。
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企业通勤者将受益最大:每日跨境工程师往返时间可缩短30至40分钟,有助于大湾区内的研发一体化运作。企业应提醒员工,使用生物识别通道即表示同意面部识别数据处理,每个通道均设有隐私声明。
官方表示,2026年计划将通道扩展至服务国际航班的内陆机场,进一步缩短跨国团队在中国科技中心与海外总部之间的连接时间。
符合条件的旅客——持有多次入境许可的内地居民、持有内地通行证的港澳居民及持有五年入台许可的台湾居民——只需一次登记面部生物识别和指纹信息,之后通关时间最快可缩短至7秒,国家移民管理局试点显示。此次升级在2026年全国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前,通关效率提升可达65%。
此次推广是中国“智慧通关”蓝图的一部分,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全程无接触边境通关。新安装的ACS AIR60U电子护照阅读器支持一秒内完成OCR、RFID和二维码验证。
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企业通勤者将受益最大:每日跨境工程师往返时间可缩短30至40分钟,有助于大湾区内的研发一体化运作。企业应提醒员工,使用生物识别通道即表示同意面部识别数据处理,每个通道均设有隐私声明。
官方表示,2026年计划将通道扩展至服务国际航班的内陆机场,进一步缩短跨国团队在中国科技中心与海外总部之间的连接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