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1月3日晚发布新闻稿,欢迎内地一系列旨在促进高技能人才跨境流动的新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扩大“人才出境签注”范围——该多次入境许可允许指定内地专业人士每次访港最长停留30天,无需另行申请签证。自11月5日起,适用范围将从大湾区、北京和上海扩展至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五省及所有自由贸易区。
内地还将在深圳五个繁忙口岸及港珠澳大桥口岸引入人脸识别电子通道,旅客无需出示实体证件即可通关。香港官员表示,此举将助力香港巩固国际人才枢纽地位,缓解自边境重开以来频繁通勤者面临的排队等待问题。
对于在港内两地科技园区设有双办公点的企业来说,签注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更多内地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可在短时间内赴港参加客户会议或研发活动。香港入境事务处正与内地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深圳采集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香港口岸得到认可,力争于2026年中实现真正的“一站式”通关。
人才流动管理者应及时更新调动政策,涵盖新的签注适用区域,并建议员工在农历新年出行高峰前注册人脸识别电子通道。
内地还将在深圳五个繁忙口岸及港珠澳大桥口岸引入人脸识别电子通道,旅客无需出示实体证件即可通关。香港官员表示,此举将助力香港巩固国际人才枢纽地位,缓解自边境重开以来频繁通勤者面临的排队等待问题。
对于在港内两地科技园区设有双办公点的企业来说,签注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更多内地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可在短时间内赴港参加客户会议或研发活动。香港入境事务处正与内地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深圳采集的生物识别数据在香港口岸得到认可,力争于2026年中实现真正的“一站式”通关。
人才流动管理者应及时更新调动政策,涵盖新的签注适用区域,并建议员工在农历新年出行高峰前注册人脸识别电子通道。








